发布日期:2023-04-19 来源: 网络 阅读量()
相信你一定在朋友圈见过这张照片: 什么?没印象?这张见过吧? 没错,这就是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,新一代“网红打卡点” 恰逢今年的中国照明学会室内专业委员会的年会在天津举办,徐工作为委员,也参加了这次大会。 我们的会场距离滨海图书馆很近,会后,安排了委员们去参观 请来了图书馆的建筑师为大家讲解,就是前排“C位”这位帅哥。图片来源:组委会 建筑设计师为大家讲解图书馆的设计概念和实施方法 通过介绍,我们了解到:这个“网红”空间只是图书馆的入口大厅,功能上属于“走道”,并不是真正的阅读场所 所以,你之前看到的“读者”在此找书、看书,其实都是“摆拍”的环境。图片来源:OSRAM 你看到照片里摆满书的书架,平时也是没有书的。图片来源:OSRAM 设计师解释道:“作为公共通道,是不允许有易燃物堆放的”。图片来源:OSRAM 实际上平时书架都是空的,这些“书”都是印在穿孔铝板上的图案而已。 这些一层层的“书架”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,最终在房间中心屋顶围合成一个圆形的天窗。就在中心那个巨大的“眼球”上面。 讲到天窗,设计师解释道:“平时白天,图书馆里基本不开灯,由东面的玻璃幕墙和顶上的天窗自然采光” 东侧照度超过一万勒克斯,书籍确实不宜摆放在如此亮的地方。西侧离采光窗较远处,测得照度300 lx左右,这样光比变化极大的情况,也确实不适合阅读。 在论坛上,天津大学张明宇教授汇报了图书馆大厅的采光模拟 根据采光计算的分布,再增加补充照明的灯具 张教授介绍说:“原先建筑设计的初稿是打算把这个空间作为阅读空间的,所以增加了很多立柱灯” 但是立柱灯会破坏这个空间的结构感,而且消防法规并不允许在此堆放大量书籍,所以就把这个空间定为“走道”。 张教授团队对灯光做了模拟计算 最终选择了这个方案:把灯具和建筑融为一体,用“嵌入式照明”解决采光不足时的空间整体照明。 就是这两种灯带:低密度的4.1W,高密度的10.6W。图片拍摄:OSRAM展位 每层书架有一条亚克力面盖,里面藏着OSRAM灯带 注意,这里讲的“嵌入式照明”,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“天花嵌入灯具”,而是我们经常说的“建筑化照明”,就是把灯和建筑融为一体的做法。 欧司朗数字照明系统亚太区总裁郑总在论坛发言时,介绍了“嵌入式照明将成为趋势” 入夜后,灯具开启,空间的“嵌入式照明”提供了整体感。图片提供:OSRAM 白天大厅没开灯,我转到阅读区,找到了一些相同做法的场合。此处一样是弧形天花,用相同的灯带照明天花。 灯带的光在墙面留下斜向阴影,可以推知:灯带是横向安装,尽可能向远处照明,天花板上均匀过渡,没有截止线。 作为资深职业病,徐工当然不能只是眼睛看看,掏出随身的仪器,开始测数据: 作为“网红”,客人拍照时不能出现抖晃的闪烁。所以,首先测了频闪数据:完全无频闪哦! 一楼阅读区测量数据中 桌面照度300 lx 色温4000K左右,Ra>80 LED光源 R9>0,SDCM<5 二楼阅览室测量时,飒爽风姿走来的两位正是广州设计院的周总和西南设计院的徐总。 二楼、三楼多处测量的数据都不错,阅读环境很好。 自然采光也做了合理遮蔽 窗边桌面照度在500~1500 lx左右 本次徐工探秘总结: 1、“网红”空间只是图书馆大厅,平时靠自然采光照明; 2、采光不足时,“嵌入式照明”开启,提供空间整体照明; 3、真正的阅读区,功能照明良好; 建议最佳“网红打卡”时间:傍晚天光渐弱,灯光刚开启时。 这时,有一定的采光,也有灯光,空间整体感最好 最后的“彩蛋”:走出图书馆,远眺滨海第一高楼“周大福金融中心”,近观天津特色路灯“孔雀开屏”。